藝術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表達方式,它能夠引領我們進入一個美感的世界。從上古藝術當代畫廊到當代藝術,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意義。上古藝術的遺產在今天仍然影響著我們,使我們更加珍惜藝術的價值和力量。

走進一個博物館或畫廊,我們仿佛能夠穿越時空,感受著上古藝術帶來的深邃之美。無論是古埃及的壁畫、中國的青銅器還是古希臘的雕塑,這些上古藝術作品都展現了當時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情。

當代藝術家不斷受到上古藝術的啟發,他們將古老的藝術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,賦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意義。這種跨越時空的連接使我們更加理解藝術的本質,並體驗到那份深邃的情感。

藝術無處不在,它能夠觸動我們的心靈,啟發我們的想像力。無論是古老的上古藝術還是當代的創作,藝術都是一種永恆的美感,橫跨千年,連接古今,將美好傳承下去。

94歲嬤嚴重退化性關節炎行動不便 置換膝關節2周重獲自由

中時
張妍溱
94歲嬤嚴重退化性關節炎行動不便,置換膝關節2周重獲自由。(示意圖:shutterstock/達志)
字級設定:小中大特
高齡94歲的黃阿嬤(右)因重度退化性關節炎及慢性病史,關節疼痛難步行,今年6月,到醫院接受膝關節置換(TKR)手術,術後恢復良好,重拾正常生活。(讀者提供/張妍溱台中傳真)

高齡94歲的黃阿嬤因重度退化性關節炎及慢性病史,關節疼痛難步行,今年6月,她到醫院接受膝關節置換(TKR)手術,術後經醫護團隊及復健團隊照護,目前恢復良好且自行活動;漢忠醫院院長劉力仁說,台灣已進入高齡化時代,膝關節置換手術相對成熟並有著顯著效果,鼓勵患者藉此擺脫關節疼痛,重拾正常生活。

漢忠醫院院長劉力仁指出,患者在術前經詳細評估和麻醉科醫師討論後,為黃阿嬤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,當時手術相當順利,術後傷口恢復良好,其住院期間的復健治療師,協助膝關節運動,讓患者增其關節角度以及下肢肌力,增快復原進度。

黃阿嬤指出,獨居多年,行動不便是她人生最大困擾,隨著退化性關節炎讓膝蓋疼痛變得難以忍受,經多次嘗試各種治療方法無效後,決定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,如今她可以自行活動、更健康,越活越快樂。

劉力仁說,手術後約2周時間,患者能自行行走,但因年事已高,還是建議她外出仍持助行器預防跌倒。黃阿嬤高興地表示,膝關節置換手術不僅減輕她的疼痛,更讓她重新獲得了行動自由,能夠再次自如地進行日常活動,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。

劉力仁表示,超高齡者因健康或多重慢性疾患,在手術、麻醉及術後恢復上極為不易,臨床上大部分醫師,因技術風險考量,無法突破年齡限制,無法或拒絕為超高齡者施行手術。並提醒保養膝蓋要從年輕做起,注意飲食均衡留意鈣質與蛋白質的營養攝取。
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40717004157-260418

藝術作品中的文化象徵
上古藝術 東華畢業生曝事故最暖1幕:都在謝列車長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上古藝術ptt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atonedgmbrl 的頭像
    eatonedgmbrl

    上古藝術木雕

    eatonedgmb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